在睡眠期間大腦會轉向鞏固模式
人們在醒著的時候,大腦已經準備好創(chuàng)造或“編碼”新的記憶。然而,在睡眠期間,大腦會轉向鞏固模式。
當你在白天學習新知識時,大腦會形成記憶痕跡。最初,這些痕跡特別容易受到干擾。換句話說,它很容易被忘掉。然后,在睡眠期間,記憶痕跡被鞏固穩(wěn)定下來。
在細胞層面上,記憶是通過改變代表記憶的網絡中突觸連接的強度形成的。在睡眠期間,突觸(腦細胞之間的連接)被重塑,產生永久性的變化,鞏固記憶痕跡,幫助創(chuàng)造長期記憶。
雖然研究人員仍在解析精準的過程,但在睡眠過程中,海馬體(與記憶有關的重要大腦區(qū)域)回放記憶。這有助于記憶痕跡及其相關的神經元網絡做出永久性的變化。
在學習新知識后不久就去睡覺有助于記憶
陳述性記憶被定義為記住事件和事實,如朋友的名字和昨晚吃了什么。研究表明,在學習新知識后不久就去睡覺,有助于大腦更有效地鞏固陳述性記憶。
美國圣母大學的心理學家要求參與者學習配對的單詞。結果顯示,那些在學習任務結束后不久就睡覺的人在24小時后的測試中的成績要優(yōu)于那些任務結束后很久才睡覺的人。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神經內分泌學家要求高中生學習新的詞匯,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:那些在學習后幾個小時就睡覺的學生保留了更好的記憶。
打盹有助于鞏固記憶嗎?
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,而不僅僅是記憶。專家們一致認為,普通人每晚需要睡7~9小時,盡管個體之間的差異很大。
當談及睡眠與記憶時,白天打個盹很有幫助。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即使是打盹幾分鐘也足以提高人們在陳述性記憶中的表現(xiàn)。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在鞏固記憶方面,90分鐘的打盹比40分鐘的打盹更有效。
雖然這方面的研究結果并不總是一致的,但總的來說,打盹對一些人鞏固記憶有幫助。例如,伊朗克爾曼沙赫醫(yī)科大學的睡眠醫(yī)學家對22項研究進行的系統(tǒng)綜述得出結論,白天打盹對提高健康成年人在陳述性記憶中的表現(xiàn)有效。
因此,雖然一整晚的睡眠對鞏固記憶更有效,但偶爾的戰(zhàn)術性打盹也有助于記憶信息。
給予人們提示有助于睡眠鞏固記憶
研究表明,在睡眠期間發(fā)生的鞏固過程優(yōu)先考慮與未來更相關的記憶。這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,因為大腦無法記住一天中發(fā)生的每一件小事,因此它必須選擇能儲存什么信息。
例如,德國呂貝克大學的神經內分泌學家要求參與者學習配對的單詞。他們告訴一些參與者第二天將會舉行一次測試,結果顯示,在測試前睡覺的人比不睡覺的人表現(xiàn)要好,但前提是他們知道要有測試。也就是說,給予人們提示有助于鞏固記憶。
嗅覺對記憶所起到的作用
紐約大學醫(yī)學院的生理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嗅覺與大腦中對記憶和情感起到重要作用的部位緊密相關。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:當聞到某種氣味時,會立即喚起一種記憶或情感,一些科學家因此考察了氣味是否有助于鞏固和改善記憶。
德國弗賴堡大學的心理學家在現(xiàn)實環(huán)境中檢測了這種關系。研究人員要求54名學生在家里學習新詞匯時,在身邊放置有玫瑰香味的枝條。一周后,他們參加了學校舉行的考試。結果顯示,在學習、睡眠和考試期間聞了玫瑰香味的學生表現(xiàn)更好。具體來說,他們記住新詞匯的成功率提高了30%。由于聞香味這種技術相當容易,因此值得嘗試。
音樂所起到的作用
除了嗅覺,研究人員還考察了其他類型的刺激,包括聲音,是否有助于在睡眠期間鞏固記憶。
例如,美國貝勒大學的心理學家考察了聽古典音樂是否有助于鞏固記憶。之所以選擇古典音樂,是為了不干擾學習。如果人們在學習時聽抒情音樂,歌聲可能會干擾他們的認知過程。研究人員在微觀經濟學講座上播放了帶有獨特旋律的古典音樂。那天晚上,在慢波睡眠期間,研究人員要么給學生播放同樣的音樂,要么播放白噪音。結果顯示,那些在睡覺時聽古典音樂的學生在測試中的表現(xiàn)要優(yōu)于聽白噪音的學生。有趣的是,這種效應在女性中更明顯。
如何提高睡眠質量
雖然睡眠領域仍然有很多謎團沒有解開,但有一件事是明確的:睡眠對于鞏固記憶和其他許多重要活動至關重要。
為提高睡眠質量以鞏固記憶,可以采用以下方法:
1.把睡覺當做頭等重要的事情來安排;
2.養(yǎng)成良好的睡眠習慣,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入睡和起床;
3.塑造合適的睡眠環(huán)境,把臥室的溫度和光線調暗,就寢前2個小時遠離電子設備;
4.對于學生來說,最好的方法是清醒的時候采用有效的學習策略,然后晚上睡個好覺。
]]>英國國民健康計劃首席營養(yǎng)學家帕特里克·霍爾福德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用最佳營養(yǎng)療法保護大腦健康。他以大量的科學實驗為依據,總結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大腦喜好。
一分鐘自測記憶力
霍爾福德編寫的一份調查問卷,能幫你迅速檢測自己的記憶力。
以下問題如果回答“是”,加1分,如果“不是”,加0分。
1。您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嗎?
2。是否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經常愛糊涂,精力不集中?
3。是否時常會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想說什么但又很難表達清楚?
4。學會一件事情是不是比過去用的時間長?
5。計算數(shù)字時,如果不寫下來,是否很難計算?
6。是不是常常感到腦力不足?
7。是否發(fā)現(xiàn),集中精力做事情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?
8??吹揭粋€比較熟悉的人,但記不起這個人的名字,這樣的事情您是否會時常發(fā)生?
9。是否發(fā)現(xiàn),過去的事情記得很清楚,但記不起昨天發(fā)生的事情?
10。是否經常忘記今天是星期幾?
11。是否經常把鑰匙放錯地方?
12。要找一樣東西,但又忘記了要找什么?
13。您的家人和朋友是否發(fā)現(xiàn)您比過去愛忘事?
14。您會經常講自己嗎?
結果評估:4或4分以下,說明您的記憶力和精力集中的能力都很好,繼續(xù)保持您的健康生活方式;5到10分,說明您的大腦正在退化,需要改變您的生活方式,包括飲食、鍛煉和對生活的態(tài)度等,應多吃養(yǎng)腦的食品;10分以上,說明您的記憶力和精力集中的能力都在明顯減退,需要立即丟掉導致大腦功能喪失的食品,多吃有利于大腦健康的食品。
開個養(yǎng)腦營養(yǎng)處方
霍爾福德以大量的科學實驗為依據,開出了有益大腦的營養(yǎng)處方。
魚類。建議選個頭小、牙齒尖、生活在寒冷水域的魚。女性孕期食用三文魚、金槍魚等富含油脂的魚類,有益胎兒智力、行為能力、視力發(fā)育。
紅肉和動物肝臟。此類食物富含鐵、鋅、膽堿、葉酸等有益大腦的營養(yǎng)素。動物來源的鐵,含量和吸收率都很高,首選動物肝臟,然后是紅肉,接下來是禽肉和魚蝦類。建議每天攝入紅肉100克左右,經常換著品種吃;肝臟每周吃一次。
堅果和種子類食物。豆類、堅果、種子等富含必需脂肪酸,還能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,有益于大腦健康。尤其推薦杏仁,其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、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等營養(yǎng)素。
水果。李子、櫻桃等水果的糖(主要是木糖)是緩慢釋放的,能維持血糖平穩(wěn)。南方醫(yī)科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后揭威表示,血糖忽高忽低會引發(fā)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脾氣暴躁等問題。建議吃新鮮水果,少吃果脯、少喝果汁。
深綠色蔬菜。芹菜、西蘭花等蔬菜富含葉酸,有助人體生成提升心情的神經遞質。此外,深綠色蔬菜還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,能降低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。
橄欖油。其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在10%以下,單不飽和脂肪酸在75%以上;必需脂肪酸中,亞麻酸與亞油酸的比例小于或等于1:4,是健康的食用油。
此外,霍爾福德還列出了幾種大腦討厭的食物,應盡量避開。一是精制糖,包括白糖、冰糖、現(xiàn)代方式加工的紅糖、人造糖等。二是食品添加劑,包括色素、增味劑、防腐劑、增稠劑等。三是人造脂肪,常見于薯片、蛋糕、面包、煉乳等食物中。
大腦喜歡的事
除了食物,大腦還喜歡做以下幾件事。
喜歡好睡眠。人體褪黑激素水平夜間自然升高,可緩解失眠,預防抑郁癥,延緩大腦衰老。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后王玨建議,晚上10~11點上床睡眠,睡前喝點牛奶。
喜歡喝水。大腦電解質的運送大多依靠水分。身體缺水時,人會頭疼、頭暈、注意力難集中。平時要養(yǎng)成定時喝水的好習慣,在做決定前或用腦比較多時,多喝水。
喜歡與身體互動。有的人喜歡在思考時把玩小物件,或下意識地敲桌面,這些小動作會讓大腦在處理工作時保持警覺。
喜歡鍛煉。鍛煉后,大腦分泌的腦源性神經營養(yǎng)因子增加,有幫助調整大腦神經元的作用,促進大腦釋放“快樂激素”內啡肽,有助減輕壓力、“重啟”大腦。建議視身體情況保持規(guī)律運動,連續(xù)4個月,記憶力、注意力、思維能力都會明顯改善。
喜歡工作。北京電力醫(yī)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(yī)師任志宏建議老年人多做動腦益智的游戲,比如打橋牌、聽演講、下棋、看科學電視節(jié)目等。不建議做腦筋急轉彎等沒有邏輯性的游戲,它不會對大腦起到促進作用。
喜歡笑。經常大笑有助減輕壓力、提升免疫力,使思維變得更敏捷。要多和有幽默感的人交往,接收積極情緒。建議老年人遇事多往好處想,保持樂觀心態(tài),讓大腦輕松運轉。
]]>